开云电子官网下载(中国)官方网站

《唐诗三百首》
2025-10-31 10

除夜有怀

崔涂

迢递“三巴路,羁危万里身。乱山残雪夜,孤独异乡人。渐与骨肉远,转于僮仆亲。那堪正飘泊,明日岁华新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、除夕怀乡之作。诗人客居他乡,抒发了思念家乡的寂寞心情,同时也寄予新年新的愿望。

此诗的三、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,渲染诗人的落寞情怀。五、六两句写他远离亲人,连僮仆也感到亲切,更表达出思乡之切。最后两句写他寄希望于新年,漂泊之感更强烈。全诗用语朴实,抒情细腻、自然、真切,离愁乡思,发泄无余。其中“渐与骨肉远,转于僮仆亲”一句,从王维《宿郑州》“他乡绝俦侣,孤客亲僮仆”化出。本诗对“万里身”“异乡人”的描绘,更加悲恻感人。

 

孤雁

崔涂

几行归塞尽,念尔独何之。暮雨相呼失,寒塘欲下迟。渚云低暗度,关月冷相随。未必逢矰缴,孤飞自可疑。

赏析

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,诗人借此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。

此诗首联叙写孤雁北飞以及诗人对此的关注之情。颔、颈两联中,诗人着重刻画了孤雁在失群后的仓皇与凄厉。诗篇的尾联诗人抒写了自己的心境。

 

春宫怨杜荀鹤

早被婵娟误,欲妆临镜慵。承恩不在貌,教妾若为容②。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。年年越溪女®,相忆采芙蓉。

赏析

这首诗是为宫女抒怨的代言诗,也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。首联写宫女因貌美而入宫,受尽孤寂,不愿梳妆。颔联写宫女以为取宠不在容貌,因而不必装扮了。颈联写景--春风骀荡,风和日丽,鸟语花香,借以烘托她春心受残,寂寞空虚的情感。末联写往日之悲苦,更露其怨情。“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”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。这首诗以“风暖”一联饮誉诗坛,就全篇而论,也是一首意境浑成的好诗。

 

章台夜思

韦庄

清瑟怨遥夜,绕弦风雨哀。孤灯闻楚角,残月下章台。芳草已云暮,故人殊未来。乡书®不可寄,秋雁又南回。

赏析-

这是一首思乡诗。全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夜景图:长夜萧条,瑟声幽怨,孤灯残月,芳草迟暮,故人难见,乡书不达,秋雁南飞。这样的一个秋夜,诗人身在他乡,各种愁思一起涌上心头,怎能不愁肠百结?“芳草已云暮”,诗人借芳草迟暮喻指美好年华的消逝,联系诗人的身世经历,应当说全诗除了乡思之外,作者还是有其他感慨的。秋夜一片凄凉,诗人在孤灯下想念着老朋友,满腹愁肠,家书无法寄到,更加重了忧伤的情绪。全诗一气呵成,感情真挚,幽怨清晰,感人至深。

 

寻陆鸿渐不遇

皎然

移家虽带郭,野径入桑麻。近种篱边菊,秋来未著花。

扣门无犬吠,欲去问西家。报道®山中去,归来每日斜。

赏析

这首诗前半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,后半写不遇的情况,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,而最终还是为了咏人。偏僻的住处、篱边未开的菊花、无犬吠的门户、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,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。

 

黄鹤楼

崔颢

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®历历®汉阳®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赏析

此诗写得意境开阔,气魄宏大,风景如画,情真意切。且淳朴生动,一如口语,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。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、传世之作,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。《唐诗三百首》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,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,可见对此诗的器重。

 

行经华阴

崔颢

岩峣 太华俯咸京,天外三峰削不成。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。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西连汉時平。借问路旁名利客,何如此处学长生。

赏析

此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。首联写远景,起句不凡,以华山之高峻和三峰的高矗天际,压倒京都之豪富,暗寓出世高于追名逐利之情。颔联写晴雨时的景色,这是写近景。颈联写诗人想象中的幻景,描述华阴地势的险要,即景生感,隐含倦于风尘退隐山林之意。尾联反诘,借向旁人劝喻,说明凡争名夺利的人,就不得安心息影学长生之术。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,别具神韵,诗境雄浑壮阔,寓意深刻。


Baidu
sogou